中国文明网首页
|
关于我们
|
联系我们
志愿者注册
管理
|
公示公告
首页
文明创建
道德建设
未成年人
文明瞬间
礼仪文化
文明播报
志愿服务
要闻
善洲讲堂
公示公告
宣传信息
领导活动
我们的节日
魅力保山
公益广告
当前位置:
首页
>>
我们的节日
>>
正文
<p class="vsbcontent_start">2015年9月16日,一场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,让昌宁县漭水镇境内道路交通、水利设施、电力通讯、公益设施、民房农作物等遭到严重损毁。四个月过去了,新春将至,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怎么样?灾后的第一个春节,他们将如何度过?让我们一起走近漭水,去感受受灾群众灾后首个春节的别样“年味儿”。 </p> <p><strong>乡村春晚闹腾腾</strong></p> <p>腊月初十的夜晚,漭水镇共裕社区的气温依旧低得让人有些“讨厌”,尽管室外气温已经低到了5度左右,却挡不住村民们那股迎新的浓浓热情。当晚,在共裕小学篮球场上,共裕社区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火热上演,歌声、掌声、欢笑声连成一片,点燃了村民们欢欢喜喜“闹”新春的火苗。 </p> <p>晚上7点30分,伴随着欢悦动听的旋律,在一首欢快的《嘻唰唰》歌曲中,共裕社区2016年乡村春晚拉开序幕。随后,《桂花开放幸福来》、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、《虫儿飞》、《青春修炼手册》、《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》等节目依次登台。台上表演精彩纷呈,台下群众掌声不断,欢乐的热潮此起彼伏。“这是我记忆中村里举办的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。”共裕社区长田村民小组的纳菊芬感叹道。“我今年都七十岁了,可惜现在老了,跳不动了,不然一定要报名参加呢。虽然只能带着小孙女坐在下边和大伙一起观看,但我也是相当开心。”晚会共表演了32个节目,持续了近3个小时,在压轴节目《好日子》中落下帷幕。“能够在假期参与村里举办的春晚,看到大家齐心协力的排练和演出,我非常感动。因为这个过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,大家都是彼此依靠、相互帮助的亲人。”晚会主持人、漭水中学初三学生于春婷感动地说道。 </p> <p>当天晚上,对于村民于会芹来说,也是个忙碌和高兴的夜晚。说忙碌,是因为她参加了2个节目的演出,从半个月前她就一边照顾家庭,一边和姐妹们张罗春晚节目。说高兴,是于会芹从小就爱好文艺,现在终于能够有机会上台为父老乡亲们演出,给大家带来欢乐,咋能不高兴。“四个月前,我们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灾,虽然受了灾,但是这个年一定要过好、过热闹了,不能够让大伙因为受灾就整寒碜了。为了营造一股浓厚的春节氛围,所以在今晚提前组织了社区自己的春晚。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,也没有绚丽的灯光,但大伙都卖力的表演,观众也看得意犹未尽。我相信这个春晚带给大家的不只有欢笑,还有温暖和力量。”共裕社区党总支书记于思琦说道。 </p> <p><strong>文体活动火热热</strong></p> <p>“原先一直在外面闯荡,今年因为家乡受灾提前回来了,刚好赶上镇里组织的篮球赛,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一点作用,为我们村贡献了一份力量。”漭水社区篮球队队员穆慈航说道。今年,漭水社区篮球队可是成了镇里的明星篮球队,在前不久刚结束的漭水镇2016年元旦首届农民篮球运动会中,漭水社区勇夺了“MBA”首届农民篮球运动会冠军,共裕社区获得了亚军,两支球队一时成为了全镇热议的话题。为展示全镇干部群众灾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丰富广大干部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,1月2日至4日,来自镇机关、镇直单位和村(社区)的15支代表队参加了2016年元旦首届农民篮球运动会比赛。本着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的原则,队员们热情高涨,团结协作,全力拼搏;赛场上进攻、卡位、防守、抢篮板,竞争激烈,精彩纷呈,扣人心弦;赛场外观众呐喊声、助威声、欢呼声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“举办篮球赛,不仅是希望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,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,更是希望促进基层文体活动健康发展,充分展现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采,共同打好、打赢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。”漭水镇党委书记施学荣说出了举办此次农民篮球运动会的初衷。 </p> <p>不仅如此,该镇还成功举办了漭水镇首届广场舞大赛。来自9个村(社区)和漭水中学、明德中学、漭水中心校三所学校的12支舞蹈队、150余名选手为当地观众带来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。比赛当天,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队员们,毫不怯场地登上舞台,展现了农村妇女的别样风采。不少参赛者赛后还凑在一起切磋技艺,互相交流舞蹈心得。通过比赛,充分展示了灾后群众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,活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,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群众文化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。 </p> <p>对于比赛成绩,于思琦很满意。球赛和广场舞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,说明大伙的心是连在一块的,劲是一起使出来的。今年春节期间,趁着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家过年,我们村党总支、村委会还要组织共裕社区2016年春节首届乡村篮球运动会,每个村民小组组建一支球队和啦啦队,让村民们都把最强“精气神”展现出来,把我们灾后的首个春节过得热热闹闹、红红火火! </p> <p><strong>年货清单喜洋洋</strong></p> <p>眼下,距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,但村民们选购年货的热情早已升温。“这几天在外面和他们挂窗帘,也算是苦了点工钱,趁着今天没活出来逛一转,顺便就把对联、年画等买回家。虽然我们一家人现在住在县城保障房里,但过年嘛,就是图个吉祥喜庆,年货不能少、年味不能少,所以就算是保障房我也要把它装饰出年味儿来。”共裕社区麻地村民小组朱俊说道。今年,虽然许多受灾群众办置年货的清单与往年“购新衣、买新帽、放鞭炮……”的传统清单要简单了些,但清单上的“年味儿”却一点也没减少。 </p> <p>在漭水街街天的集市里,春联、中国结、大红福字、年画、灯笼、鞭炮等春节饰品摆满了整个街道,到处充满着浓郁的春节氛围。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一眼望去,年货充足,品种齐全,水果蔬菜、肉类产品、日用百货等各种年货都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,吸引了村民争相选购。“马上过年了,要买的年货很多,家里人写了个单子,趁着街天下来先买几样回去。”前来赶集的共裕社区禹翠琴大妈一边拿出她的年货清单一边笑着说。“你看,对联、画帖、鞭炮这些都已经买了,还得赶过去买点佐料,过两天家里杀年猪要吃的。”在与禹翠琴大妈交谈中得知,她家也是“9·16”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受灾较为严重的农户之一,家里的围墙被冲垮了,好多泥浆直接灌进了房子里。前两天,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带着慰问品到家里看望慰问,还送来了慰问金,让禹大妈一家非常感动。“今天来赶街购置了一些年货,虽然比往年简单了些,但还是得好好的把这个年过好了。现在,我们新家的建盖也动工了,等年后在政府的帮助下,自己再申请点贷款,明年就把新家建起来,重新过上好日子!” 禹大妈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信心和期待。 </p> <p class="vsbcontent_end">禹大妈只是“9·16”受灾群众中温暖过年的一个缩影,为了让“9·16”受灾群众能够温暖温馨过年,漭水镇以确保群众有饭吃、有衣被、有钱用、有房住的四确保为目标,在县城保障房安置了受灾群众251户988人,对每户重灾特困户发放春节慰问金300元,同时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3个安置点工程建设进度,确保受灾群众早日完成恢复重建。“有个家,心里就安稳,生活就充满希望,年过得也就踏实。现在不论是寨子里还是县城保障房的农户家里,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。”于思琦说。(保山日报) </p>
昌宁漭水 灾区“年味”别样浓
0/0
2015年9月16日,一场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,让昌宁县漭水镇境内道路交通、水利设施、电力通讯、公益设施、民房农作物等遭到严重损毁。四个月过去了,新春将至,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怎么样?灾后的第一个春节,他们将如何度过?让我们一起走近漭水,去感受受灾群众灾后首个春节的别样“年味儿”。 乡村春晚闹腾腾腊月初十的夜晚,漭水镇共裕社区的气温依旧低得让人有些“讨厌”,尽管室外气温已经低到了5度左右...